省武漢城市圈課題組副組長秦尊文認為,武漢城市圈可獲得改革試驗權、取得政策探索自主權,同時——
九城居民可享“同等國民待遇”
省武漢城市圈課題組副組長秦尊文認為,同等待遇首先體現在醫療、社會保障、戶籍等方面;同時武漢城市圈可獲得改革試驗權、取得政策探索自主權。
武漢獲批國家級試驗區,對于武漢城市圈本身以及城市圈內的居民,到底意味著什么?會帶來哪些變化,又能享受哪些好處?昨日,省武漢城市圈課題組副組長、省社科院研究員秦尊文認為,國家級試驗區獲批后,武漢城市圈可以獲得改革試驗權、取得政策探索自主權;對于城市圈內的市民,則可以在9個城市里享受醫療、社會保障、戶籍等諸多的同等“國民待遇”。
武漢改革將示范全國
新特區獲批,對于武漢城市圈來說,是一個質的提升。“以前那是自娛自樂,一旦批了就完全不一樣。”秦尊文說,在十七大報告中,生態文明的概念首次正式提出。在申報第四個國家新區的區域里,武漢城市圈是第一個提出建立生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央的意圖其實也是探索不同于浦東、濱海的新型改革、發展模式。武漢獲批國家級試驗區,就是全國新型改革道路的示范區,對全國各地都有示范意義。
取得體制改革試驗權
秦尊文認為,國家級試驗區獲批對武漢城市圈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獲得試驗權和探索權,地方政府可以在自己職權范圍內對現有體制、政策進行改革、試驗,優先探索更適合本地發展的新制度,推動體制改革。這就等于地方獲得了更多的自主權,反過來就能進一步推動當地的發展,“賦予制度改革的探索權本身就是一種政策。反觀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的發展模式,也不過是對新體制的探索”。
社會經濟結構全面轉變
上海浦東、天津濱海均有國家優惠政策和大量資金投入,武漢國家級試驗區不再享受政策、資金等優惠,這個“新區”對武漢城市圈有什么意義?
秦尊文認為,對現有體制改革進行探討,本身就是一種政策。根據“兩型社會”的要求,城市圈的產業結構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污染、高能耗產業必須逐步淘汰,肯定會轉而發展高科技產業、環保產業,從而帶來產業結構的大轉變。
城市圈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在秦尊文看來,對于城市圈內的居民,武漢國家級試驗區獲批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享受同等國民待遇”——以前孝感、仙桃的農產品到武漢,從啟運到進超市貨架,要經過重重關卡,繳納幾十萬的費用。現在武漢則實行“零門檻”,周邊的農產品可以直接進超市。此外,周邊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武漢的優質醫療資源、教育資源。
秦尊文透露,武漢與其他城市的醫療、社會保障對接,已在小范圍展開,比如天門、潛江等地城市居民到武漢就醫,只要能出具當地的檢查證明,不用復檢也能得到承認。“簡而言之,今后在城市圈的各個城市里,居民可以享受彼此的同等“國民待遇”,行政區劃帶來的地區壁壘不存在了。”楊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