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航油價格暴跌,國內航空公司紛紛下調國際航線燃油附加費,這讓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搖搖欲墜,并引發國內航空燃油附加費下調的傳言不斷。昨日,中國民用航空局辦公廳研究室主任劉少成在航空論壇上表示,中國正考慮在今年年底前下調航空燃油附加費。記者采訪多名航空業內人士均表示,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下調是大趨勢。
劉少成昨日表示,今年年底前將再度下調航空燃油附加費。同時鑒于油價升速放緩及國內龐大的旅游市場,他預計國內航空企業明年的收入乘客千米數將增長10%。盡管民航局新聞辦公室稱,年底前下調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一事還無官方說法,但不少航空公司都表現出希望盡快下調的愿望。
“近日由于各項運營成本都在上升,讓航空公司壓力很大,但最讓航空公司頭疼的還是市場需求疲軟。如果把航空公司比做一艘船,那旅客就是水,不管船的負重再大,只要有足夠的水,船就能浮起來。下調燃油附加費后,機票的價格就會下降,繼而刺激市場需求。”一位航空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從本月10日起,國內三大航空公司東航、國航、南航均下調了可以自主定價的國際航線燃油附加費。東航、國航下調中國與歐洲、澳洲等地區之間航線的燃油附加費,南航也下調了部分國際長航線燃油附加費。“例如中國與歐洲之間的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由中國境外銷售的950元人民幣、中國境內銷售的1100元人民幣,統一下調為900元人民幣。”南航表示。
有業內人士預計,去年11月,國際原油價格為80美元左右,國內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為800公里以下60元/人,800公里以上100元/人。現在,原油價格僅為60美元左右,國內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為800公里以下80元/人,800公里以上150元/人,這顯然沒有道理。燃油附加費有可能回到去年11月份的水平。
“暫時沒有下調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主要原因是中國油價與國際油價存在時間差。目前國內的航油價格還維持在8000元/噸的高位,而要下調燃油附加費的前提是航油價格下降,否則航空公司肯定吃不消,但相信航油以及燃油附加費的下降指日可待。”昨日,春秋航空公司新聞發言人張磊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