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在二代加技術基礎上自主開發的三代核電技術ACP1000和ACPR1000+的進展情況一直備受關注。日前,繼ACPR1000+技術方案通過專家評審后,ACP1000非能動安全殼熱量導出(PCS)系統綜合試驗臺架竣工并啟動試驗。
據悉,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組織20多位國內核電領域的院士與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中廣核集團自主研發的ACPR1000+進行了評審,審查并重點討論了ACPR1000+總體技術方案、反應堆設計、重要系統與設備配置、嚴重事故預防與緩解措施以及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的落實情況。專家組對ACPR1000+型號研發工作表示肯定,認為ACPR1000+技術方案是中廣核集團在二十多年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壓水堆核電技術的基礎上實現自主創新的重要成果,總體水平達到了三代核電技術水平,可以作為我國后續核電發展的技術選擇之一,為我國核電“走出去”戰略提供了有效技術支撐。與會專家還就ACPR1000+技術優化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為后續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指導。
此外,有消息顯示,中核集團自主研發的ACP1000非能動安全殼熱量導出(PCS)系統綜合試驗臺架竣工并啟動試驗,標志著ACP1000核電技術又順利完成了一個重要節點,取得了科研領域的階段性進展,向工程化邁進了一步,預計明年年中完成全部試驗驗證工作。而且,目前ACP1000已經完成方案設計、總體設計,預計將于年底完成初步設計和初步安全分析報告,并向國家核安全局提交審核。
中廣核集團不久前公開表示,ACPR1000+充分吸收了包括福島核事故在內的經驗反饋,綜合考慮抗震、失電、水淹、海嘯等超設計基準事件,重點在安全性與成熟性等方面進行了多項創新,采用了十項重大技術創新。而且,這一系列重大技術創新使該技術總體安全性有顯著提高,各項設計指標均滿足我國最新核安全法規(HAF102),以及美國用戶要求文件(URD)和歐洲用戶要求文件(EUR)的要求,實現了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平衡、先進性和成熟性的統一、能動與非能動的結合,可以抵御多重故障疊加等極端工況,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均達到國際三代核電技術水平。
中核集團信息顯示,ACP1000應用了先進的“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是相比現有核電技術更先進、更安全的重要標志之一,包括采用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蒸汽發生器二次側余熱導出、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殼熱量導出、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堆芯熔融物冷卻等,其技術和安全指標符合國內、國際最新核安全法規標準的要求。專家認為,ACP1000很多指標已經優于目前三代核電技術,非能動安全殼熱量導出系統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