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百年不遇的極端行情,“爆倉”在近期的期貨市場已成了平常小事。老趙經營著一家房地產公司,由于房市不景氣,投資股票也沒有錢賺,在朋友的推薦下他決定在期貨市場試一下水,“半個月時間300萬已經沒了,比賭博還快。”
據老趙的期貨經紀人介紹,老趙在國慶長假前建立了兩手的多單,盡管和300萬保證金相比頭寸很小,但在這種極端行情下保證金也迅速縮水,本周二又加了點倉,截至昨日資產已經成了負數。
還有投資者比老趙更悲慘,一位天然橡膠的長期投資者也是在國慶節前建立了多單,300萬的保證金動用了200萬,計劃用100萬資金來抵御風險,沒想到市場接連出現6個跌停板,不僅原有的300萬保證金輸光,還倒欠交易所300萬。據知情人士介紹交易所已經在第三個跌停板幫其強行平倉。
也有賺錢的投資者,一位女士在節前空了8手銅,20多萬的保證金迅速增長到近60萬。在迅速獲利了結后,這位投資者和她的經紀人回頭分析,發現自己完全屬于那種超級幸運明星,因為按照她的持倉量分析,如果方向反轉根本就經不住一天的折騰。“賭贏了。”她認可朋友的評價。
長江期貨分析師張偉認為,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已不在商品本身的供求與消息了,歐美的金融風暴已經對實體經濟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需求前景的悲觀預期,將造成對商品期貨的沉重打擊,目前聰明的投資者都不會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