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游的機械、電力和下游的必需消費品成為防御性品種
“兵敗”如山倒。
去年幾乎所有行業都看似景氣,今年則反之。不是世界變化快,是人們自己看不明白,世界級的大泡沫都是在極度狂熱的狀態下突然破滅。
10月13日,手握巨大頭寸的高盛商品市場研究團隊放出爆炸性預測,大幅度下調近期商品價格,預言已經大跌的銅價三月內“還將腰斬”。“我們過去低估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深度和持續時間,及其對經濟成長和商品需求的影響。”以油價轟然撞破80美元為標識,周期性行業的景氣周期全面結束,剩下的機會或許隱藏在一些中游產業之中。
周期性行業景氣告終
噩夢始于有色。
2006年11月起,鋅價開始跌落,至今跌幅達71%,此后熊市一路從鎳、鉛、鋁、銅、錫等大宗商品上碾過。時間進入2008年,化工、農產品、石油等產品價格掉下山崖,鋼鐵率先在重工業領域形成滯銷,緊接著最遲鈍行業煤炭重壓秦皇島,資源神話宣告破滅。
原油價格的下降直接帶動了其它大宗商品價格應聲而落。多類化工產品價格近兩個月體驗了一次過山車之旅,甲醇及鋼鐵的價格已經從7月最高點下調了25%,最后受波及的是防御性較強的農產品期貨,10月份的農產品期貨價格屢遭跌停,原糖價格也創下歷年新低。至此,所有大宗商品價格齊歸熊途。
經濟周期進入經濟增速和通脹齊降的特征已經顯現,各種大宗商品的價格紛紛下調并不是偶然。
長江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張凡接受采訪時表示,全球經濟危機下的需求放緩是擋不住的,短期內大宗商品價格仍有下探空間。同時,一位券商人士查看了各大券商的研究后向本報指出,由于出口的回落以及國內信貸緊縮的共同作用,對投資的影響于二季度底開始明顯顯現,從原材料以及采掘業這些上游行業開始逐漸向各個行業蔓延。9月底以來,反應最遲鈍的煤炭石油等采掘業開始見頂回落,正式標志著本輪周期性行業的景氣基本結束。
有色金屬:
最長的遭遇和最遭遇的中鋁
第一塊多米諾骨牌:有色。
最早惡化的是鋅、鎳及鉛,而相對較晚的是銅、鋁以及錫。鋅的價格從2006年11月份至今已經持續下降了24個月,下跌幅度達71%,而鎳、鉛分別從2007年5月、10月的最高峰開始回落,下跌幅度分別達78%和63%。
LME三月期鋁的價格曇花一現后,目前已經回落到去年的低位。泡沫經濟錯誤地使中國鋁業2007年電解鋁產量達到1261萬噸,增速達到35.55%,當然全球同此一遭。
雖然這只曾經的王牌股似已跌入地獄,德意志銀行仍然不客氣的說,“賣出”。近日的研究對應早前將其2008財年利潤預期調低25%;2009年的研究將其引至接近腰斬:調低58%。德銀指出中國鋁業關鍵原料的成本將繼續上漲,氧化鋁及鋁的平均銷售價格面臨進一步下跌的風險。中國鋁業管理人員日前表示,為了降低盈利風險,該公司正在考慮降低高成本鋁冶煉產能的開工率。
銅與鋁患難相交。高盛近日的研究報告仍稱,“由于基本金屬當中只有銅價依然遠高出生產邊際成本,所以盡管其當前價格已經很低,但我們相信銅價近期內最易受到下行壓力沖擊。”跌到8000美元的“休息價”后,高盛說未來三個月可能跌到3500美元。
這對期貨市場上的死多頭云南銅業來說,不啻“噩耗”。受上半年銅價高企影響,公司電解銅業務毛利率僅為3.33%,為四年來最低水平。中國銀河證券研究所的行業分析師認為,未來銅需求增速將大幅下降。原因是除電力行業外的其他銅下游消費行業實際需求增速大幅放緩,國外需求也會受房地產市場重創影響,未來增長可能幾乎為零。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有色金融價格近期經歷大幅調整,但是這些金屬產量增速尚未有效放緩,后期繼續增加庫存會出現在哪些公司身上,要持續關注。
鋼鐵:鞍鋼股份印證理財周報
現在人們幡然醒悟,為什么過去兩年鋼鐵的重組總是如此艱難,因為沒到絕境。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現在開始,全行業可能都要卷入重組。
過于分散的中國鋼鐵行業,在鐵礦石上栽下大跟頭,現在也將面臨另一個嚴重的懲罰:同質化產能的肆意擴張。受地產、家電、汽車和固定投資的影響,在所有基礎行業中,鋼鐵業率先進入景氣下行周期。而這一切又是從年初鐵礦石的漲價開始的。
2008年6月,中國鋼鐵企業被迫接受高達85%-95%的鐵礦石價格漲幅。受此影響,國內各大鋼鐵企業的毛利率紛紛下降。寶鋼股份上半年毛利率為17%,略低于去年同期,各類產品的毛利率均有下降。但隨著經濟的不景氣和國內供應數量的增加,9月末國內鐵礦石平均價格為1200元/噸,較8月末下跌了12.4%。
然而,鋼材跌價卻迎來2000年有史以來“最黑”的一周。今年下半年,在焦煤—焦炭—鋼鐵產業鏈中,下游的鋼鐵行業率先進入景氣下行周期。國內鋼材價格7月份開始結束了上半年的價格上漲行情之后開始迅速下跌。截止到10月6日,全國主要鋼材銷售價格已從7月下旬的最高點回落了22%~29%。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市場前期盼北京奧運結束后市場需求、成交會出現好轉希望已經落空,而國慶長假后市場需求、成交量再次萎縮,市場信心全無,導致鋼價暴跌,是為2000年以來國內鋼材市場有史以來最“黑”的一周。
10月7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報告稱,受需求下降的影響,國內鋼材市場價格呈現全面下跌走勢,寶鋼、沙鋼等大鋼廠考慮限產,實際上此前唐鋼、馬鋼限產已經不是新聞。在這個充滿悲劇的氣氛中,一項調查出爐,鋼鐵業成為公募基金經理下半年最不看好的行業。分析師們不得不咬牙調低了眾多鋼企的評級。
中金代表著國內大機構,將抗風險能力較強的寶鋼股份、武鋼股份的評級從“推薦”下調至“審慎推薦”,其余的則是一網打盡。鞍鋼股份由“推薦”變為“中性”,理財周報在一個多月前就說過,鞍鋼股份的鲅魚圈大項目可能適得其反,顯然中金也持有這樣的看法。
另外,中金公司認為,低端且低毛利率的馬鋼股份對鋼價太敏感了,太鋼不銹的不銹鋼業務將維持微利,而碳鋼業務面臨較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