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在運營。然而,這種運營目前更多的是一種象征:貨運萎縮,客運列車已停運多年,每天行駛在這段米軌上的只是幾趟方便鐵路職工上下班的通勤車,固定乘客是搭車進城做生意的沿線農民……可以想像,一旦泛亞新鐵路開通,米軌運營狀況還會進一步惡化。
然而,這條中國鐵路網中最后的窄軌鐵路并未徹底融入時間的黑洞。
“車廂比以前漂亮了,而且更寬敞。我年輕時經常到開遠出差,記得當時列車非常擁擠,車廂里站滿了人。途中有一段乘客是面對面而坐,膝蓋對著膝蓋,一不小心就會碰到一塊。”李老師是師大附中的退休生物老師,為了找回舊時的回憶,她和老伴尹伯伯坐上了小火車。
古老的綠色木質車廂里,年輕的女郎身上美麗的紅衣格外顯眼。過去、現在和將來,在這段米軌線上奇妙地融為一體。
“不管是經歷過這段歷史的老人,還是大中小學生,都可以通過這樣的旅程去回憶、觸摸、學習。”正是這種獨一無二的魅力,令普通人和專家們都無法割斷對米軌的感情,他們盼望著:改變現在的經營理念,讓百年老米軌重獲生機。
年底前打造37公里綠色景觀鐵路,這也許將成為復活米軌的第一步;按照鐵路局和昆明市政府的藍圖,恢復它的通行功能也大有可能;而專家們對昆河鐵路“申遺”的建議,無疑為米軌鐵路指出了長遠發展的道路。
對這樣一條鐵路,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逐漸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