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董事長陳立白昨(10)日表示,力晶、爾必達(Elpida)等DRAM晶片制造大廠相繼宣布減產,是提振市況“好的開始”,但僅有少數業者減產,一時仍無法有效提振DRAM價格,預期上游晶片廠“最壞的日子還沒到”,但模組廠若能控制好庫存及應收帳款,相對較能持盈保態,度過景氣寒冬。
陳立白指出,目前DRAM晶片制造商都處于現金凈流出的處境,現況堪稱是業界近15年來“最大的空頭”,在沒有錢繼續“打腫臉充胖子”下,力晶、爾必達減產應該是“玩真的”,藉此把傷口縮小,是正確的方向。
不過,他也不諱言指出,目前僅力晶、爾必達減產,影響力仍相當有限,最重要關鍵是要有更多同業加入,且是維持至少三個月以上的減產,才能擴大正面效益,業界龍頭韓國三星的態度,更是關鍵。
陳立白說,他一年前就呼吁DRAM晶片廠必須針對產能“踩煞車”,如今業界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算是個好的開始,但若減產的僅是力晶、爾必達,DRAM市場未來二個月內仍不可能達到供需平衡。
盡管上游晶片廠處境仍不佳,但陳立白認為,下游模組廠只要能控制好庫存與應收帳款部分,狀況就不會太差。他透露,威剛7月仍小賺,8月結算中,預期狀況
也還“OK”,并開始進行庫存調節。
威剛規劃本月庫存量可由8月底的五周降至一個月內,同時調高狀況比較穩定的代工客戶出貨比重,預計本季達三成以上,第四季則超過四成。
陳立白認為,對DRAM晶片制造業者來說,目前“最壞的日子”還沒來臨,因為現金不斷流出,已經不是賺與賠的問題,而是攸關生死的保衛戰。他認為,臺灣DRAM廠若能由“政府”出面協調,整并成一家業者,避免單打獨斗落得傷痕累累,是可以思考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