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上海證券報
中國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辦公室副局長杜強23日在民航發展論壇上表示,“十二五”期間,低空空域管理將在全國范圍推開,民航實現8個大高空管制區域運行。
杜強表示,未來5-10年,隨著我國現代化步伐加快,航空事業將呈現快速增長和多元化發展趨勢,機遇與風險挑戰共存。
據預測,“十二五”期間我國民航運輸將以年均13%左右的速度快速發展。到2015年機場數量將達到230個以上,運輸飛行總量達到每年1143萬架次,比2010年翻一番。繼北京、上海、廣州機場之后,成都、深圳、西安等機場也將躋身身世界發達機場行列。西北、東北和新疆地區,空中交通流量比2011年增長一倍以上。
“隨著低空空域管理不斷深化,在國家政策引導和行業扶持下,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將逐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預計到2015年,我國通用航空器數量將達到2640架,年作業飛行時間超過27萬小時,從業人員超過12000人。”杜強說。
面對上述挑戰,中國空管未來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深化空管體制機制和空域管理改革為著力點,以解決航空發展最緊迫、社會公眾最關注的重難點問題。
杜強表示,到2015年,中國空管的建設發展目標是,初步建成以國家空域系統為核心,管制手段信息化,運行保障一體化、空域管理集約化的新型空管系統,逐步實現空管發展五個轉變,其中包括空域管理改革取得突破。
他表示,“十二五”期間,低空空域管理將在全國范圍推開,民航實現8個大高空管制區域運行,主干航路劃設平行航線取得突破,飛機繁忙機場實現進離場航線分離,航班正常率較“十一五”平均水平有明顯提高。
記者注意到,去年空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放開低空空域將從原先的長春、廣州、海口“兩區一島”擴大至整個東北和中南地區,以及唐山、西安、青島、杭州、寧波和昆明6個分區,試點地區面積占全國陸地空域面積的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