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縮短戰線儲備“過冬”的鋼企中,安徽省最大的鋼廠馬鞍山鋼鐵(下簡稱“馬鋼”)傷勢不輕。
“目前,馬鋼之前收購的合肥鋼鐵廠已全部停產,爐料公司定的10月份的采購合同,包括錳合金、廢鋼等輔料,全部單方面停止合同;馬鋼一鐵廠、二軋廠大面積停產,生產出來的螺紋鋼基本沒有銷量。”一位接近馬鋼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在此情況下,中銀國際將馬鋼股份2009、2010年H股盈利預測分別下調了64.2%和38.1%,將A股2008年、2009年、2010年盈利預測分別下調了12.1%、61.5%和35.9%。
而11月28日是馬鋼CWB1(580010)的行權期限,在鋼鐵業寒流迫近、馬鋼股份價格前景不確定的形勢下,馬鋼行權的可能性有多大?
業績受損
在北方的大鋼廠紛紛宣布減產限產后,馬鋼是南方鋼廠里最早制定減產計劃的大型鋼企之一。
據了解,馬鋼線材、棒材、型材等多個品種鋼材價格已經接近成本線,為了避免大規模的虧損,馬鋼計劃10月減少鋼產量25萬噸,11月預計減產更多,逼近40萬噸。馬鋼目前的鋼產量為千萬噸左右,計劃的減產數量約為正常產量的20%左右。
從馬鋼日前披露的三季報來看,其環比業績下降幅度十分明顯。公司2008年1至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198.71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7億元,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同比增長。但是,從環比指標來看,馬鋼股份的第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下降了1.17%,主營業務利潤下降35.87%,凈利潤環比二季度下降47.36%。
光大證券鋼鐵業分析師趙湘鄂表示:“環比業績下降主要原因是鋼價大幅下降,經濟危機開始波及實體經濟,從而影響了公司業績。”
上述接近馬鋼的人士也透露:“由于前期的訂單,目前馬鋼新區生產出來的鋼每噸要虧200塊左右。”
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鋼鐵價格的下跌將在企業第四季度的業績中反映得更加明顯。
不過南京證券方面認為,“和其它鋼廠一樣,減產雖然可以減少虧損,但并不能提振下游的需求。隨著海運費、焦炭等價格的下降,公司四季度的生產成本也會有所下降,但估計噸鋼成本的減少只在100元左右,對業績的貢獻不大。”
中銀國際分析人士甚至認為投資者不會對買入馬鋼股份感興趣,主要原因是宏觀需求的放緩和價格前景的不確定性。
但光大證券分析人士認為,馬鋼在成本上具備一定優勢,盡管原材料采購成本高于寶鋼和鞍鋼,但由于馬鋼股份擁有40%的鐵礦石海運費長期合約以及焦炭90%以上自給率,公司的原材料成本在大型鋼廠中處于領先地位。
另外,馬鋼股份作為我國鐵路型材H型鋼的專業生產商、亞洲最大的火車輪生產企業,將受國家鐵路政策影響。
據了解,截至目前,國務院批復的鐵路投資額已經達到2萬億元,其中在建項目的投資規模超過了1.2萬億。
上述人士表示:“盡管馬鋼的輔料和廢鋼絕大多數停止生產,但是那些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工廠運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