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國內鋁供應過剩顯著擴展,今年1至8月全球鋁市供應過剩78.1萬噸。而去年1至8月鋁市僅過剩1.5萬噸,2007年全年過剩量為26萬噸。今年1至8月全球原鋁需求為2581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92.6萬噸,或增長3.7%;同期原鋁產量增加168.5萬噸,或6.8%,至2659萬噸。截至8月末總庫存量僅為逾344萬噸,相當于逾34天的需求量。在倫敦、上海、美國和東京四個交易所持有的庫存總量在8月期間增加至131.9萬噸,2007年12月庫存量為104.4萬噸。國內產量大幅增長,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鋁產量達114.13萬噸,同比上升7.3%;1至9月鋁產量達1005.57萬噸,同比增加112.46萬噸,增長12.6%。整體而言,全球鋁產量同比仍維持增長趨勢,國內產量也延續增長勢頭,產能擴張、供應壓力對期價構成壓制。
鋁進出口關系嚴重偏空。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1至9月氧化鋁進口為351.5萬噸,同比減少11.01%,1至9月未鍛造的鋁及鋁材進口為68.9萬余噸,同比減少4.3%。1至9月廢鋁進口將近168萬噸,同比增加9.7%,1至9月鋁土礦進口約2143萬噸,同比增加20.35%,可見廢鋁和鋁土礦進口延續較快的增長勢頭。1至9月份未鍛軋鋁出口大增66%至68.5萬余噸。但因此前中國在8月20日宣布征收15%的鋁合金出口關稅,導致鋁出口量環比減少了32%。預計受15%的原鋁出口關稅的限制,未來月份出口將可能持續疲弱,未來的進出口情況依然難以樂觀,并對國內鋁市場供需產生嚴重壓制作用。
當前,國內外鋁行業步入行業整體虧損局面。考慮到成本因素,國內典型的電解鋁廠的噸鋁虧損已超過2000元/噸。出于生產經營虧損的資金壓力,以及對未來行業前景的悲觀預期,中國鋁冶煉生產企業紛紛關閉某些高成本產能,以停產來應對價格下跌壓力。
中國鋁業表示,計劃將在山東、河南、遼寧、內蒙古等地的企業限產或部分停產,共減少電解鋁產能約72萬噸/年,約占公司總產能的18%。同時,公司在聲明中還表示,還可能會根據市場和公司營運情況,進一步減產。后市來看,減產題材屬于實質性的利好,當前計劃減產的產能已達到137萬噸,逼近140萬噸,如減產計劃得到確實執q行,將有利于改善中長期供應格局,對鋁價構成一定支撐。
從滬鋁資金量對比分析,滬鋁持倉量由節前的13至14萬手拓展至目前的17至18萬手,雖然有多方增倉吸納跡象,但空方逢高攔截及打壓依然沉重,后市低位波動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