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飛來的橫禍似乎擊中了比亞迪的要害。一輛深圳比亞迪電動出租車E6近日被GTR跑車以每小時100公里以上的速度從尾部撞擊后起火,車內三人當場死亡。
事故發生之后的一周里,發生了太多變故。首先,有媒體報道稱深圳電動出租車司機的生意已經被波及,生意額下降了三成。一些深圳市民基于安全理由選擇“不乘坐”。
不僅乘客心驚膽戰,投資者似乎也失去了信心。比亞迪的股價在事故發生后的周一,開盤后遭到大跌,一度觸及跌停板,在A股的市值當天蒸發14.8億元。在港股市場上,比亞迪也暴跌5.93%至15.24港元/股。
雖然距離事故的發生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來自消費者、業內、車企的熱烈討論仍然繼續,除了動力電池的安全性是否成熟可靠,對比亞迪是否應該寬容也成了討論的焦點。
實際上,動力電池的安全性是全球問題,新能源汽車出現燃燒在國內外都不是第一次。在國內,去年就發生了三次自燃事故。杭州眾泰純電動出租車動力電池自燃、上海公交車電池系統自燃、深圳五洲龍混合動力大巴配電箱保險自燃。在國外,雪佛蘭Volt增程式電動車在美國國家交通安全管理局進行性的碰撞測試后,也出現過自燃。以上的案例主要都是自燃引起,尤其是國內的三起事故都沒有受到猛烈撞擊。
而在這場事故中,假如GTR的速度不是達到了驚人的180km/h,被撞的比亞迪電動出租車會受到如此關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