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工業集團董事長孫勤稱,盡管核電審批已經解凍,但審批核電的節奏將大大放慢,每年通過審批的數量將很有限。
據路透社報道,孫勤11月12日晚間在十八大新聞中心接受采訪時還稱,“十二五”暫不考慮內陸開工建設新的核電項目不是因為技術問題,而主要是考慮目前中國還沒有內陸建設核電站的經驗,且老百姓亦需要有一個接受的過程,今后還是會逐步往內陸發展核電,但具體還沒有時間表。
國務院常務會議今年10月表示,中國“十二五”時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數經過充分論證的核電項目廠址,不安排內陸核電項目。
孫勤稱,中國正在加快推出達到三代技術水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百萬千瓦機組的核電項目,預計首個項目在2014-2015年能獲準開工,位置亦已經初步確認在沿海地區,希望到2020年能小批量發展自主知識產權裝備制造、國產化具備初步發展的能力,這樣在2020年以后核電發展就會加快。
孫勤認為,考慮到目前中國核電占總發電量的比例還遠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核電發展的潛力很大,且中國自主創新的核電技術成熟之后亦將會輸出技術至其他國家。
對于上市步伐,孫勤稱,中核、國家核電以及廣東核電集團都有上市計劃,但國家在掌握上市的節奏,目前中核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工作正在進展中,更多考慮在A股上市,但最后還要以證監會批準為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