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0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調550元和540元;
2012年8月10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調390元和370元;
2012年7月11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420元和400元;
2012年6月9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530元和510元;
2012年5月10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330元和310元;
2012年3月20日汽柴油價格每噸上漲600元;
2012年2月8日汽柴油價格每噸上漲300元;
高油價時代不經意間再度來到所有人的身邊!
發改委昨天晚間宣布,從今天(11日)零時起上調成品油最高零售限價,其中汽油漲550元/噸,柴油漲540元/噸,折合93號汽油0.42元/升,0號柴油0.46元/升。這是今年以來的第四次成品油價格上調,同時也是油價“三連跌”后連續第二次及時漲價。至此,北京、廣州等多個城市的汽油價格重新回到8元/升的上方。
業內人士認為,油價及時上調是為避免后期“油荒”的出現,其肯定會對經濟復蘇帶來負面影響,但還不至于致命。同時,由于漲幅到位,兩大石油公司煉廠利潤將大幅提升,中石化煉油板塊更有望扭虧。
未來調價頻率或更快
8月以來,外盤油價高位震蕩,布倫特原油站穩110元/桶上方。受此帶動,三地原油變化率持續正向運行。據生意社監測顯示,從8月22日起三地變化率就已正向破4%,滿足發改委調價條件之一。到昨天為止,22個工作日的時間條件也剛好滿足。
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昨天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7日三地(迪拜、布倫特、辛塔)原油移動平均價格變化率為8.37%。
“發改委此次及時落實調價主要因為目前國內的通脹形勢在可控范圍內,成品油價格上調給通脹帶來的壓力不大。另一方面,市場即將進入柴油需求旺季,且9月份國內煉廠檢修增多,令市場資源供應有所減少,及時落實調價可保證主營煉油利潤、提升其煉油積極性,從而增加國內市場油品供應,以避免后期‘油荒’的出現。”卓創資訊首席分析師劉峰說。
生意社分析師李宏則認為,此次調價不僅及時而且幅度到位,這可能是國家出于財政的考慮,要減少補貼。
據安訊思息旺能源測算,按照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公式計算,如果不考慮煉廠的煉油利潤,此次汽柴油零售價格調整理論漲幅和國家執行的漲幅完全一致,且這次上調價格和8月10日調價一樣,在調整的時點上仍未延誤,“窗口”開啟就準時調價。
“既然有價格管理辦法就應該按管理辦法走,調價越及時越好。這也符合定價機制改革的市場化方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教授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未來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出臺后,油價調整的頻率可能更快,調價也會更及時。”
成品油漲價影響深遠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石油的價格漲跌既牽動用油行業神經,更影響其他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走勢,對宏觀經濟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在董秀成看來,油價上漲肯定不利于經濟復蘇,但還不至于有致命的影響。同時,此輪油價上漲還是有地緣政治和金融炒作的因素,不代表全球經濟已徹底好轉。
據劉峰測算,此次油價上調對CPI漲幅的直接拉升在0.014%左右。對以油品為主要生產資料的物流運輸業而言,無疑會提高油耗成本。以一輛載重30噸的物流貨車來看,月度油耗成本將增加1650元左右。考慮到目前運輸成本占物流企業成本的70%左右,而油價成本占運輸成本的一半左右,以此次柴油價格540元/噸的漲幅看,將直接增加3.38%的運輸成本,進而增加2.39%的物流成本。
此外,他認為油價上調對出租車的影響也較大,預計經過“三連跌”后下調出租車燃油附加費的地區會重新上調其燃油附加費。
對國內煉油行業、尤其中石油、中石化來說,油價上調無疑是利好。李宏告訴記者,調價后9月份煉油板塊的業績將得到提升;同時,地方煉廠的加工利潤也有提高可能。
卓創資訊測算則顯示,此次汽柴油價格上調550和540元/噸后,兩大石油公司的利潤將大幅提升280元/噸左右。屆時,中石油的煉油利潤將在-75元/噸左右,而中石化煉油板塊有望扭虧,達到100元/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