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正積極發展鋼結構行業。首先,積極擴展建筑鋼結構用鋼材的品種,提高產品性能。其次,大力推動建筑鋼結構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其應用技術水平。在低層建筑方面,大力推廣采用經濟適用的輕型鋼結構體系。總結試點經驗,結合市場需求,積極開發鋼結構住宅建筑體系,并逐步實現產業化。
自然界的種種跡象讓我們看到了圓管形狀在受壓、受扭和多方向受彎下的卓越結構性能,人們正是從風中蘆葦、雨中翠竹、支撐人體重量的大腿骨得到啟發,將管結構優越的結構性能與極具魅力的建筑外形相結合形成了鋼管結構。鋼管結構的最大優點是能將人們對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感觀要求和經濟效益要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鋼管結構憑借其自身優越的性能,近年來應用飛速發展,應用范圍幾乎涉及所有結構領域,包括房屋建筑、橋梁、堤壩、海洋平臺結構和塔桅等。
我國的鋼管結構應用要晚于西歐、北美和日本,但是最近10年,鋼管結構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根據中國鋼結構協會對17家特級和29家一級鋼結構制作廠消耗的鋼材品種統計,目前我國鋼管消耗量占鋼結構產量的9%~10%。按每年2000萬噸鋼結構產量計算,用于工程中的結構用鋼管約為200萬噸,遠少于熱軋H型鋼,也遠低于日本、美國和歐洲的用量,表明鋼管在我國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
2011年10月24日,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在鋼鐵行業和鋼材流通領域引起很大反響。同樣,《規劃》的實施對鋼管市場將產生什么影響,也是鋼管生產企業和鋼管貿易商關注的熱點。
從《規劃》對“十二五”期間鋼材消費的預測來看,鋼管市場的需求十分強勁。《規劃》預測,油
井管消費量將由去年的380萬噸增加到2015年的470萬噸,電站用高壓鍋爐管從48萬噸增加到70萬噸。
《規劃》還提出在“十二五”期間,高壓鍋爐管等高端品種自給率達到80%,鋼鐵企業重點發展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用大口徑耐熱、耐高壓管,核電機組用高性能鐵素體和奧氏體不銹鋼管、錳鎳鉬類合金鋼管。此外,特種耐腐蝕油井管、特種合金鋼管被《規劃》列入重點發展的關鍵特鋼品種;不銹鋼無縫鋼管被列為特鋼重點工藝技術開發產品;核電蒸發器、傳熱管用鋼生產技術,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蒸汽管、過熱器、再熱器用鋼,特種耐腐蝕油井管生產技術被列為“十二五”發展的新產品和新材料技術。
由此可以看出,《規劃》將鋼管這一領域的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提升到了戰略高度,以加速實現我國由鋼管生產大國向鋼管生產強國的轉變。這對鋼鐵行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同樣,對于國內鋼管市場來說,《規劃》為其注入了動力和活力,在今后5年,國內鋼管市場將更加規范、有序、健康地發展。
由此可以看出,《規劃》將鋼管這一領域的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提升到了戰略高度,以加速實現我國由鋼管生產大國向鋼管生產強國的轉變。這對鋼鐵行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同樣,對于國內鋼管市場來說,《規劃》為其注入了動力和活力,在今后5年,國內鋼管市場將更加規范、有序、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