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qseaa"><tt id="qseaa"></tt></menu><nav id="qseaa"><tt id="qseaa"></tt></nav>
    <optgroup id="qseaa"><tt id="qseaa"></tt></optgroup>
  • <object id="qseaa"><acronym id="qseaa"></acronym></object><input id="qseaa"></input>
    <menu id="qseaa"></menu>
  • <nav id="qseaa"><u id="qseaa"></u></nav>
  • <object id="qseaa"></object>
  • <input id="qseaa"></input><menu id="qseaa"></menu>
  • <s id="qseaa"></s>
  • <menu id="qseaa"><u id="qseaa"></u></menu>
  • <input id="qseaa"></input>
    ACS880-07C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4
    工業智能邊緣計算2024年會
    2023年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我國可燃冰綜合調查船"海洋六號"深入南海北部
    • 點擊數:361     發布時間:2013-01-15 18:12:27
    • 分享到:
    宋嵩/制圖  □可燃冰又稱甲烷水合物,是甲烷氣體和水分子結合形成的白色結晶體,能像天然氣一樣燃燒,通常存在于大陸架海底地層以及地球兩極的永久凍結區域。可燃冰被看作是有望取代煤、石油的新能源    □經
    關鍵詞:
     

      

    宋嵩/制圖

      □可燃冰又稱甲烷水合物,是甲烷氣體和水分子結合形成的白色結晶體,能像天然氣一樣燃燒,通常存在于大陸架海底地層以及地球兩極的永久凍結區域。可燃冰被看作是有望取代煤、石油的新能源  

      □經研究人員多年研究,在我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鉆探目標區內共圈定11個可燃冰礦體,含礦區總面積約22平方公里,礦層平均有效厚度約20米,預測儲量約194億立方米

      5月27日,記者從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獲悉:我國第一艘自行設計的可燃冰綜合調查船“海洋六號”,近日再次深入南海北部區域,對那里的可燃冰資源進行新一輪“精確調查”。

      此次“精確調查”的重點內容是什么?我國的可燃冰勘探和開發又具有怎樣的前景?請看記者報道。

      “海洋六號”深入南海北部區域進行“精確調查”

      在我國南海北部1600米水深的深海區域,“海洋六號”上的調查隊員們正準備把一臺重力取樣器投放到海中。這臺儀器可以通過重力的作用獲取海底的泥沙樣品,以此分析這片海域是否藏有可燃冰。

      據了解,“可燃冰”是一種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結合在一起的化合物,因形似冰塊卻能燃燒而得名,是一種燃燒值高、清潔無污染的新型能源,分布廣泛而且儲量巨大。科學家們甚至宣稱它是能夠滿足人類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是今后替代石油、煤等傳統能源的首選。

      對于海洋可燃冰的研究,我國是從1995年開始的,并于2007年5月成功獲取了可燃冰實物樣品,成為世界上第四個通過國家級開發項目發現可燃冰的國家。

      2010年底,由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完成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鉆探成果報告》通過終審,科考人員在我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鉆探目標區內圈定11個可燃冰礦體,顯現出良好的資源潛力。

      但是,在推測儲量與實際的開發利用之間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為此“海洋六號”再次深入南海北部區域進行新一輪“精確調查”。

      調查海域包括瓊東南海域、西沙海域、神狐海域和東沙海域等區域,調查的重點是在南海北部前期勘探的基礎上圈定重點勘探區域,為下一步更加精確的勘探工作做準備。

      海底攝像、海底機器人、深水多波束等,綜合運用于海底探測

      參加此次南海北部海域可燃冰“精確調查”的“海洋六號”,是依據我國海域特點和海洋地質需要,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它以海底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為主,兼顧其他海洋地質、海洋礦產資源調查工作。

      據介紹,“海洋六號”船長106米,寬17.4米,最大吃水5.7米,設計排水量4600噸,續航力15000海里。

      調查船采用了電力推進系統、動力定位、全回轉舵槳等國際先進技術及設備,配置了4000米級深海水下機器人“海獅號”、深水多波束測深系統、深水淺地層剖面系統等,總造價4億元,裝備條件在我國海洋地質調查隊伍中首屈一指。

      “海洋六號”于2009年10月入列,它的入列大大加快了我國海洋可燃冰調查步伐。預計在接下來的數年時間內,我國將完成對相關海域可燃冰資源的普查。

      在調查的詳察區,“海洋六號”布設了大量先進探測設備及各種綜合手段,包括海底攝像,ROV海底機器人等,還增加了深水多波束、海底電磁等比較先進的手段,以探測水合物分布情況。

      據介紹,如果此次取樣條件具備,計劃明年再次開鉆以獲取新的可燃冰實物樣品。

      我國南海可燃冰資源潛力大,神狐海域可燃冰儲量約194億立方米

      據了解,可燃冰勘探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眾多的學科,如海洋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流體動力學、熱力學、鉆探工程、地質實驗技術和海洋環境等。因此,雖然全球大洋底蘊藏著豐富的可燃冰,但由于開采和提取技術復雜,還可能帶來地質、氣候災害,所以多數國家目前對開采可燃冰仍持謹慎態度。

      而對這次“精確調查”來說,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作為可燃冰富集區,是調查重點之一。據了解,在過去的數年時間,研究人員在140平方公里的鉆探目標區內圈定出11個可燃冰礦體,含礦區總面積約22平方公里,礦層平均有效厚度約20米,預測儲量約194億立方米;鉆探區水合物富集層位氣體主要為甲烷,其平均含量高達98.1%,主要為微生物成因氣。

      據介紹,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儲量還只是我國可燃冰蘊藏量的“冰山一角”。在西沙海槽,科考人員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積5242平方公里,其資源估算達4.1萬億立方米;在南海其他海域,同樣也有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必備條件……

      對此,調查人員表示,對南海其他區域可燃冰資源的普查也將于今年全面開始,以掌握南海地區可燃冰資源潛力。(記者 李剛)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
  • <menu id="qseaa"><tt id="qseaa"></tt></menu><nav id="qseaa"><tt id="qseaa"></tt></nav>
    <optgroup id="qseaa"><tt id="qseaa"></tt></optgroup>
  • <object id="qseaa"><acronym id="qseaa"></acronym></object><input id="qseaa"></input>
    <menu id="qseaa"></menu>
  • <nav id="qseaa"><u id="qseaa"></u></nav>
  • <object id="qseaa"></object>
  • <input id="qseaa"></input><menu id="qseaa"></menu>
  • <s id="qseaa"></s>
  • <menu id="qseaa"><u id="qseaa"></u></menu>
  • <input id="qseaa"></input>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