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重機廠商們競爭的熱土——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參與者最全、變數與不確定性最多的起重機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蛻變。好消息是,中國在起重機這個工程機械行業重要的細分領域剛剛站上世界之巔;但壞消息是,這個市場正在感受少有的深寒,并且在未來的幾年增長堪憂。
剛剛揭曉的“2012年全球移動式起重機制造商10強榜單”顯示,徐工集團、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再度入榜。其中,徐工集團榮升榜單首位,中聯重科位列第四,三一重工位列第七。
從10強企業來看,增幅最大的是4家日本企業,平均增幅達到33.45%。其次為3家中國企業,平均增幅為23.8%。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徐工集團——這家多年來始終領銜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企業,本年度以24.95億美元的營業業績,首次登上全球移動式起重機制造商排行榜的至高處。或許這意味著,以徐工集團為代表的中國企業真正開始踏上征服全球起重機行業的征程。
對此,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向記者表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上一輪經濟快速發展中的確實現了突破和跨越,此前的10年,中國起重機械產業規模增長了近50倍,出口額更是當初的100多倍。起重機械和混凝土機械都已成為世界的生產和銷售冠軍,2011年中國20大類工程機械產品總收入5400億元。
但在他看來,2012年宏觀經濟的下行,導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也隨之出現近年來少有的下滑。主要表現在市場需求增長乏力,行業分化進一步加劇,競爭更加激烈,作為工程機械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起重機行業也面臨嚴峻的形勢。
增長變奏慢曲
2012年或許注定是起重機行業一段顛簸路程的開始。
眼下,美國經濟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而受債務危機拖累,歐洲經濟依舊萎靡。但對于全球大多數新興經濟體而言,有待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依然在持續推進。與之相對應的是,絕大多數起重機制造商自2011年起在世界范圍內重啟快速增長,甚至超越了2008年創下的最高紀錄。
事實上,本年度全球移動式起重機10強企業銷售總額達到130.21億美元,這一數字較上一年實現了15.37%的增長。這是自金融危機以來其銷售總額手度實現正增長。
但最令人揪心的,莫過于已被標注為全球起重機最大市場的中國。肇始于2011年年中的增長減速,讓工程機械企業瞬間墜入不安的疑云中,而圍繞觸底回升的種種爭論和猜測,也遲遲沒有定論。
中聯重科副總裁、工程起重機公司總經理熊焰明認為,在金融危機那3年,國內起重機行業迅速崛起。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世界經濟環境不景氣,中國已經不可能獨善其身,2011年的市場銷售高潮很難再出現。
對于反彈的時間,特雷克斯起重機總裁KevinBradley比較樂觀,他認為2013年市場銷售會出現適度的增長,但是不會達到2011年的巔峰狀態。他的樂觀來源于中國政府長期投資基建的承諾和經濟的逐漸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