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將形成至少20個由大醫院牽頭、基層醫院配合的醫聯體。日前,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的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有望近期公布。今年內,北京市還將在多家三甲醫院開展全科服務試點,實現三級醫院與基層醫院對接。
據介紹,去年,北京已在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等試點醫聯體服務模式,即以大醫院為龍頭,將地域內不同層級、類型的醫院組合起來,內部“分工”診療患者,床位等資源統籌使用。
方來英稱,近年來,醫療資源布局從中心城區不斷向郊區轉移,目前京城東、南、西、北部地區已整體構成了環五環醫療服務帶。在此基礎上,今年北京還將完成10個區域醫療中心的一期建設。目前,大興、平谷、門頭溝等3個區域醫療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密云、懷柔、延慶、順義等4個中心正在加緊建設,房山、通州和昌平3個中心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建設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方來英說,北京今年有望出臺醫聯體的推廣規劃,在原有布局基礎上,對整個北京行政區域進行“切分”,醫聯體的總量將會超過20個。每個醫聯體中都會有大醫院作為龍頭,整合部分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部打通醫院之間相互“分工”轉診的服務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