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伴著響亮的號子,數十名頭戴安全帽的官兵,熱火朝天地奮戰在載人航天發射場。新年伊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加緊備戰神舟十號任務,為中國航天員搭建安全可靠的飛天之路。
在液氮氣化站門前,一個長11米、重13噸的龐然大物正緩緩起吊。“這是新裝備的液氮儲罐,存儲量大、穩定性高,有助于生產高質量的航天員呼吸用氣。”助理工程師范劉兵對記者介紹。
懸空、平移、翻轉……說話間,液氮儲罐在吊車控制下穩穩地吊裝完畢。四級軍士長趙洪斌坐在駕駛室里,長長舒了一口氣。“顆顆螺絲牽系航天員安全,次次操作連著祖國榮耀。”雖說已是老兵,但他執行起任務來還是萬般小心。
迎著寒風,記者登上高106米的載人航天發射塔架,頓感手腳冰涼。地面設備站四連連長張敏正帶隊檢修空調設備,已連續工作2個多小時,棉帽上掛滿了冰霜。
據悉,神舟十號飛船計劃于2013年6月上旬發射,3名航天員將再次訪問天宮一號。神舟十號飛行任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轉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建設階段的“收官之作”。張敏對記者說:“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一年,浩瀚太空將迎來中國獨立自主建立的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