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上市公司將陸續推出2012年企業年報,反映企業盈利狀況以及對股民的回報。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2年主要經濟數據,可謂“國家年報”。解析這份“國家年報”可以看出,發展的狀況與預期目標基本吻合,也給百姓帶來了新的實惠。當然,其間有喜也有憂。
“國家年報”盤點經濟大賬:較好完成全年目標
經濟增速、物價、就業、進出口,是宏觀調控的四大指標。盤點這四方面數據,基本可以把握全年經濟形勢。
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接近52萬億元,增速為7.8%,已達到并略微高出年初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7.5%的增長預期目標。
過去一年里,世界經濟低迷不振,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實現7.8%的增長,難能可貴。主營管件閥門的浙江銘仕集團董事長馮劍銘就經歷了跌宕起伏:企業不但出口困難,更因資金擔保鏈問題史無前例地經歷了一次波折。在國家穩增長政策措施的提振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企業努力度過了最為困難的階段,全年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預期目標。
在物價方面,2012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上漲2.6%,漲幅比上年回落2.8個百分點,低于年初物價調控預期目標1.4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2012年經濟實現中高速增長、物價保持中低位運行,總體比較理想。7%到8%的增速有利于調結構、轉方式。
就業形勢也好于預期。2012年末,全國城鎮就業人員比上年末增加1188萬人,而年初預期目標是新增就業900萬人。
出口形勢相對不利。全年出口比上年增長7.9%,低于年初有關部門確定的10%的目標。不過,四季度出口形勢有所好轉。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說,2012年國民經濟運行緩中企穩,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2013年中國經濟會持續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