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王優玲)據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16日發布的商務預報,國內銅價在持續下跌數月后,目前已處于低位。由于銅市供應寬松、需求疲軟、庫存壓力持續增大,基本面缺乏利好因素支撐,短期內國內銅價將繼續維持弱勢振蕩格局。
據商務預報監測,11月下半月國內1#銅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下跌了47.2%,較3月份的年內高點下跌了50%。上周(12月8日至14日),國內1#銅價較前一周下跌6.6%。12月12日,上海期貨交易所銅主力合約收盤價為24280元/噸,較11月底下跌12.9%,同日,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銅價格收于3175美元/噸,較11月底下跌12.3%。
自8月份以來,我國銅消費不斷減少,下游產品產量的持續下滑,抑制了對銅的需求。10月份我國生產銅材63.56萬噸,環比下降5.0%。家電行業是我國主要的銅消費行業。今年6月份以來,我國空調、冰箱行業的產量均出現明顯下降。據統計,10月份家用冰箱產量267.5萬臺,環比下降23.2%;國內空調產量為432.81萬臺,環比下降6.8%,同比下降22.9%。
海關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銅精礦進口量同比增幅由10月份的42.8%大幅回落至4.5%,由此也可以看出國內銅需求仍不景氣。
專家分析認為,目前全球經濟環境不容樂觀,國際金融風暴正向實體經濟轉移,世界經濟的疲軟加劇了市場對經濟低迷的憂慮,令投資者對后市銅需求信心不足。
此外,國際市場銅庫存持續增加。12月12日,倫銅庫存已上漲至30.68萬噸,較5月7日的年內低點上漲了181.4%。倫銅庫存的持續上升向市場傳遞了需求疲軟的信號,將進一步對銅價形成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