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qseaa"><tt id="qseaa"></tt></menu><nav id="qseaa"><tt id="qseaa"></tt></nav>
    <optgroup id="qseaa"><tt id="qseaa"></tt></optgroup>
  • <object id="qseaa"><acronym id="qseaa"></acronym></object><input id="qseaa"></input>
    <menu id="qseaa"></menu>
  • <nav id="qseaa"><u id="qseaa"></u></nav>
  • <object id="qseaa"></object>
  • <input id="qseaa"></input><menu id="qseaa"></menu>
  • <s id="qseaa"></s>
  • <menu id="qseaa"><u id="qseaa"></u></menu>
  • <input id="qseaa"></input>
    ACS880-07C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4
    工業智能邊緣計算2024年會
    2023年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中船重工:瞄準高附加值 非船業務撐起半邊天
    • 點擊數:610     發布時間:2013-02-18 14:52: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人民日報 

       無船可造的時候,船企靠什么生存發展?

       2012年,國際金融危機對船舶行業的影響不斷加深,造船市場持續低迷。船舶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同比分別下降21.4%、43.6%和28.7%,不少企業利潤大幅下降,甚至出現虧損。

       在這樣的復雜環境之下,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仍然實現經濟總量、營業收入、增加值、利潤總額均同比增長7%以上,明顯好于國內船舶行業平均水平。

       以“船”字命名的中船重工之所以能在寒冬中逆市而上,功夫卻在船外。近年來中船重工把“非船”產業作為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2012年完成非船經濟總量比上年同比增長21%,占集團公司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47%,首次超過民船產業。

       調結構是很多企業提出的目標,但到底往哪兒調、怎么調,卻讓很多企業困惑。中船重工發展非船產業,到底該發展哪些產業,又應該如何發展,才能對企業起到支撐作用而且產生協同放大效應?

       不搞遍地開花 瞄準替代進口

       去年6月,隨著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開通運營,由中船重工下屬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樞紐機場行李處理系統也正式投入使用。這是我國大型樞紐機場行李處理系統首次實現國產,一舉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投入使用半年來,運行始終保持穩定,并且經受住了1月初長水機場因大霧近萬旅客滯留、恢復正常后短時間內行李處理量巨大的考驗。

       機場行李處理系統看似只有簡單的幾條傳送帶,但其下卻包含始發、到達、中轉、早到、大件、自動分揀等分系統,龐大而復雜,每件行李每一時刻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運到什么地方,都要一清二楚、準確無誤,設計制造技術難度大、可靠性要求高。長期以來,大型機場行李處理系統一直由國外集成商提供,造價、升級改造成本、維護運營成本都比較高。昆船介入該領域后,使國外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投標報價下降20%—30%。

       據了解,建設中的哈爾濱新機場也將使用昆船研制的行李處理系統,首都機場和一些國外大型機場已經向昆船采購相關配件,以降低維護成本。可以說,機場行李處理系統已經為昆船未來發展打開了一片廣闊的天地。

       早在2008年前后船市還火爆時,中船重工就已經預判到市場可能出現調整,并提出了“強力發展非船產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戰略。非船產業有這么多,到底該發展哪些?選對了,則企業能實現持續增長,選錯了,可能反過來會拖累企業。

       “發展非船產業不能遍地開花,要搞就要發展高端產業,以替代進口為目標。目前被進口設備壟斷的領域,都意味著全新的市場空間。”中船重工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孫波告訴記者。

        2012年,中船重工在替代進口方面屢有建樹。下屬的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曝氣鼓風機,這一大型污水處理廠的關鍵設備90%以上由國外品牌壟斷,相比之下,江增的設備更加高效、節能,目前已經在重慶、四川、武漢等多家新建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江增研制的西氣東輸30MW級燃壓機組也順利通過驗收,實現了重大裝備國產化。自主品牌高速大功率柴油機完成總裝與性能試驗,零部件國內配套率達60%,打破國外壟斷。

       要實現替代進口,必須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中船重工擁有比較完整的海軍裝備科研體系,擁有28個科研院所、4萬多名科研技術人員,這成為中船重工敢于發展高端產業的最大底氣,支撐了整個集團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做擅長的事情,發展與造船技術相關的產業

       這些年,中船重工涉足的非船產業多種多樣。大到三峽工程的升船機,小到人們每天都在使用的吸管,有些看上去與造船相差甚遠。但這些看似從零開始的產業,對中船重工而言其實都有多年的技術儲備。“我們選擇產業絕不拍腦袋,一定要與造船相關,要與我們所擅長的技術相關。”孫波說。

       在東海沿岸的江蘇如東海上風電基地,我國首批兩臺5MW級別海上風電機組去年底實現并網發電。這兩臺高端的海上風電機組由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總裝制造,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從2009年進入風電行業開始,到2MW、5MW機組相繼成功并網發電,2MW機組實現出口美國,風電裝機量進入全國前十位,直至成為目前國內僅有的擁有完整風電產業鏈、并開始涉足新能源投資的風電企業,海裝風電迅速成長起來,并于去年在風電強國丹麥建立了歐洲研發中心,我國唯一的“國家海上風電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也設立在海裝風電。在去年風電行業普遍低迷的情況下,海裝風電仍然實現了超過5%的增長。

       中船重工的眾多企業里,重慶地區的企業曾經非常困難。“為了求生存,早些年我們生產過冰箱、洗衣機、門鎖、折疊床,但這些產品技術含量不高,我們還是要發揮在造船技術方面的相關優勢。”海裝風電董事長楊本新告訴記者,“2006年第一次接觸到國外發展風電的相關資料時,我就感到風電非常適合我們做。”

       一艘現代化的大船,就是一座漂浮在海洋上的城市,擁有完整獨立的電力系統。在楊本新看來,船舶需要用電力帶動螺旋槳轉動,以產生動力推動船前進。風電則恰好是一個逆向的過程——依靠風力帶動葉片轉動,從而產生電力。技術上就有很多相通之處,轉化起來很快。

       尤其是發展海上風電,船企的優勢就更加明顯。海上氣候狀況復雜惡劣,對風電設備的可靠性和防腐性能要求極高。“我們造船人對大海的脾氣最了解,有很多這方面的積累和核心技術,又有裝備制造的經驗,因此產品研發的速度很快。”

       在發展風電的過程中,中船重工的集團優勢盡顯,給海裝風電提供了巨大支持。海裝風電作為風機總裝企業,風機設備使用的齒輪箱、葉片、輪轂、發電機組等部件全部由中船重工所屬的各個企業和研究所生產提供,而且帶動了一些國外壟斷部件的國產化,從而擁有了完整的產業鏈。反過來,風電產業對中船重工集團的帶動效應也超過60億元。

       同樣,昆船涉足機場行李處理系統也并非從零開始。早在上世紀90年代,昆船就結合云南煙草業發達的特點,開始進軍卷煙設備和物流行業,在自動化、信息化及系統集成等方面積累了雄厚基礎。

       在云南彌勒縣紅河卷煙廠,記者看到了由昆船設計的全套現代化物流系統。穿梭車運送原料,卷煙生產過程中激光引導車自動配送包裝物料,包裝后把成品自動配送到倉庫或者等候在門口的貨車,整個物流系統都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目前云南的幾大卷煙廠普遍使用昆船的物流系統。

        瞄準高附加值 船品配套齊升級

       在調結構的過程中,中船重工始終沒有離開船。傳統船型市場萎縮,就著重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拓展領域,積蓄力量,待船市復蘇。

        民船的產品結構調整成效明顯。去年,中船重工承制的國內首艘大型遠洋金槍魚圍網漁船交付,標志著我國遠洋漁業裝備制造正式由小型過洋型裝備邁入大型大洋型高附加值裝備領域。該船具有良好的捕撈性能和大容量快速急凍能力,綜合作業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且節能性及經濟性優于國外同型船。同時,38.8萬噸和30萬噸礦砂船、VLCC、6600箱集裝箱船等主流船型以及深潛水工作母船、大型科考船等完工交付;在市場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批量承接了不銹鋼化學品船、海監船、漁政船、自升式鉆井平臺等訂單。新年伊始,批量承接了新型節能環保VLCC等船舶訂單。
      
       船品在升級,船舶配套也在升級。位于重慶市江津區的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隨著前幾年船舶業的繁榮而快速發展。“在發展過程中,我們也感到發展太快,現有的市場不可能持續支撐這么快的發展速度,必須為更高端的船舶產品做技術儲備。”重齒黨委副書記徐華亮告訴記者。

        最近,重齒自主研發的400英尺自升式海洋鉆井平臺升降驅動系統通過了美中兩國船級社的認證,從而在這一領域打破了國際上由一兩家公司壟斷的局面。海工裝備被造船業公認為未來船舶市場的主要競爭領域,一個鉆井平臺上,這樣的驅動系統價值幾千萬元。下一步,重齒已經開始準備向工程機械、核電設備、頁巖氣開發設備領域進軍。

       持續的結構調整,在寒冬里顯出了成效。孫波介紹,去年中船重工連續第二年入選世界500強,與韓國現代重工、日本三菱重工一起位居全球造船企業三強。中船重工日前制定了下一階段的戰略目標,把中船重工建成經濟規模一流、經濟效益一流、技術質量一流、品牌價值一流、運營管理一流的國際一流船舶集團。(記者王煒)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
  • <menu id="qseaa"><tt id="qseaa"></tt></menu><nav id="qseaa"><tt id="qseaa"></tt></nav>
    <optgroup id="qseaa"><tt id="qseaa"></tt></optgroup>
  • <object id="qseaa"><acronym id="qseaa"></acronym></object><input id="qseaa"></input>
    <menu id="qseaa"></menu>
  • <nav id="qseaa"><u id="qseaa"></u></nav>
  • <object id="qseaa"></object>
  • <input id="qseaa"></input><menu id="qseaa"></menu>
  • <s id="qseaa"></s>
  • <menu id="qseaa"><u id="qseaa"></u></menu>
  • <input id="qseaa"></input>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