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qseaa"><tt id="qseaa"></tt></menu><nav id="qseaa"><tt id="qseaa"></tt></nav>
    <optgroup id="qseaa"><tt id="qseaa"></tt></optgroup>
  • <object id="qseaa"><acronym id="qseaa"></acronym></object><input id="qseaa"></input>
    <menu id="qseaa"></menu>
  • <nav id="qseaa"><u id="qseaa"></u></nav>
  • <object id="qseaa"></object>
  • <input id="qseaa"></input><menu id="qseaa"></menu>
  • <s id="qseaa"></s>
  • <menu id="qseaa"><u id="qseaa"></u></menu>
  • <input id="qseaa"></input>
    ACS880-07C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隨著會計的發展,追蹤碳足跡
    CAIAC 2025
    2024
    工業智能邊緣計算2024年會
    2023年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信息爆炸時代,機械硬盤離我們而去?
    • 點擊數:424     發布時間:2013-03-01 15:51: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 中國科技網

      世界上第一臺5.25英寸硬盤

       當今世界,幾乎所有的信息都在轉換成“0”和“1”這兩種數字信號后被傳送、顯示并記錄下來。數碼化信息量正以爆炸式的速度增加。自2007年起,可存儲數據量就已遠遠趕不上生成的數據量。

      機械硬盤是目前最流行的存儲媒介,關于它何時消亡的爭論一直在持續。其背后是固態硬盤等其他新式存儲介質的興起,以及垂直磁記錄(PWR)技術將很快達到每平方英寸1Tb的物理密度極限。

      日前,有消息說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種降低硬盤盤片上磁點間隙、同時又不讓磁點相互影響的新方法。這種“直接自我排列”新技術可以讓硬盤存儲密度再提升五倍,意味著讓現在的硬盤增加了4到5年的“壽命”。
     
      有趣的是,對于我們這些日常使用者來說,你還沒來得及了解它,就快要跟它說再見了。所以,讓我們看看硬盤有多神奇吧?

       漂亮的“一桿進洞”

       概括地說,硬盤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極性來記錄數據。磁頭在讀取數據時,將磁粒子的不同極性轉換成不同的電脈沖信號,再利用數據轉換器將這些原始信號變成電腦可以使用的數據,寫的操作正好與此相反。另外,硬盤中還有一個存儲緩沖區,這是為了協調硬盤與主機在數據處理速度上的差異而設的。

       硬盤包括存儲信息的磁盤及向磁盤上寫入和讀取信息的磁頭。磁頭在不工作時靜止在著陸區,在有動作命令時移動到高速旋轉的磁盤上,快速接近所要求的磁道。

      硬盤內部除了磁盤和磁頭之外,還有控制信號處理以及磁頭工作的大型集成回路(LSI)。如果將位長20納米的數據,以同心圓狀寫入磁道寬150納米、直徑2.5英寸的磁盤上,把磁盤的直徑放大3000倍,即等同于直徑約200米的東京棒球場的大小。因此,這一數據記錄過程也就相當于用0.5毫米粗的鉛筆在棒球場上畫同心圓。

       在直徑2.5英寸的硬盤里,是在長為52毫米的磁頭臂的前端裝上磁頭,磁頭接近磁道時允許的定位偏差為85納米左右,即相當于把六百多米高的電視塔的頂端晃動幅度控制在約1毫米以內。同理,磁頭讀取寫在磁道上的伺服信息的準確度可以比喻成打高爾夫球,類似于一桿將球準確地打進836公里外的洞里。可見,磁頭是在如此高精密技術下讀取磁盤上的信息的。

       不可思議的“超低空飛行”

       磁頭在距磁盤數納米高的上方,以日本新干線列車經過車站月臺時的相對速度運行。特別是磁頭在讀取和寫入數據時,磁頭將讀寫要素的部分突出,最前端與磁盤表面的間隙僅1納米寬。

       磁頭的滑行長度為0.85毫米,將此長度比喻成70米長的大型客機,相當于飛機在距離機場地面僅0.1毫米以下的高度超低空飛行。

       若磁盤上出現1納米高以上的突起,磁頭就會碰撞并脫落。如將磁盤的大小比喻成美國的陸地面積,那么可以允許的突起度應該低于一個乒乓球的高度。為了提高書寫性能,磁盤雖然要在玻璃或鋁底板上覆蓋數層磁性及非磁性薄膜,其表面卻是極為平滑的鏡面。

      將磁頭的超低懸浮運行與各種細微物質的大小進行比較可知,磁頭的懸浮高度實際比病菌還小。

       因此,硬盤必須在極為潔凈的環境中組裝,并且需要保證超高抗沖擊性,即使受到沖擊也不會發生磁頭和磁盤碰撞并導致磁盤損壞的問題。

      誰將影響硬盤存儲?

       新的存儲技術會不斷崛起,改變數據存儲、訪問、使用和刪除的方式。一些新技術已經應用到實際中,另外一些將要快速發展,還有一些仍處于科學家的實驗室中。這些技術對傳統的硬盤存儲都將造成影響,或許未來存儲將會徹底放棄硬盤,翻開嶄新的一頁。

       服務器融入存儲設備 既然大多數存儲陣列都建立在工業級標準的服務器技術上,那存儲廠商們會更容易在存儲陣列中運行虛擬的服務器。

       一些小的備份產品廠商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實踐了,雖然有基礎條件限制,但是它們已經可以在虛擬機上復原崩潰的服務器,從而作為一種廉價的容災方式。

      展望未來,應用程序運行在高端陣列的虛擬機中,不但可以進行災難恢復還可以使程序運行得更快。以后可以把應用程序移動到數據中,從而避免把所有數據移動到服務器中處理。

       服務器融入到云 無論是在服務器上運行,在存儲陣列中運行,還是在云中運行,虛擬機始終是虛擬機。

      這就形成了一種趨勢,在云中的虛擬機中運行更多的應用程序,緊挨著云存儲。這就使人們面對一個關鍵的問題——在云中寫入讀出大量數據時的延遲。通過把應用程序和虛擬服務器移動到云中可以解決數據處理的問題。

      但這種方法不適用于所有的應用程序,尤其是那些用來進行聯機處理的應用和需要快速結果的應用。但是對于大數據來說,這個方法再好不過了。

      閃存存儲 未來的閃存存儲重點是“閃存”部分,而不是“存儲”部分。

       雖然一些存儲初創廠商和主要的存儲廠商都在發展閃存存儲陣列,想把這樣的陣列作為主要的存儲媒介,但這僅僅是例外,不是常態。全閃存陣列仍然非常昂貴,但是閃存的價格會下降,或許可以作為可選技術之一。

      在可預見的未來,閃存存儲會被主要應用于兩大領域。第一就是個人計算設備,包括平板電腦、超極本等。第二個領域就是一些形式的緩存,在主機中,在陣列中,甚至在云中,借助閃存可以存儲訪問最頻繁的數據,而那些冷數據則被存儲到成本較低的存儲媒介中。

      原子級別存儲 一些技術正在被測試,看是否能當作存儲媒介。雖然目前來看可能像是科幻電影,但是說不定某天就會成為現實。

      舉個例子,IBM的研究員正在研究一項技術,可以用8個原子存儲1比特的數據。這是理論上可以應用在這個方面的最少的原子數量。現在的技術,需要100萬的原子來存儲1比特的數據。

      至于這樣的技術是否可以應用到商業,IBM沒有透漏任何信息。

      石英玻璃 日立正在研究一項技術,可以在石英玻璃上存儲數字信息。公司宣稱石英玻璃可以忍受住極高或極低的溫度以及其它惡劣條件,而不會丟失數據。日立公司推出的模型,目前可以在每平方英寸上存儲40MB的數據,理論上這些數據可以保存幾百萬年。

      與IBM一樣,關于這項技術何時能用于商業,日立沒有透漏任何信息。

      DNA編碼存儲 哈佛大學和霍普金斯大學的遺傳學家們已經發現如何利用DNA存儲數據,需要的密度比目前應用于商業或正在開發的技術的密度都要高。

      理論上來說,一克單鏈的標準遺傳編碼可以用來存儲最高達455EB或接近5億TB的信息。目前這項技術只能用作讀取目的,不能用來隨機訪問。(記者 滕繼濮 綜合報道)

        ■ 相關鏈接

       5艾字節:人類所說過的所有的話

       大數據一詞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并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我們將由數碼信息所統治的世界稱為數碼世界或數碼宇宙。根據美國IDC公司2010年的報告,2009年世界上生成并流通(包括被復制以及再利用)的數據量共計0.8澤字節,此容量相當于8億臺1太字節容量的硬盤。如將這些硬盤重疊在一起,其厚度相當于從地球到月球的往返距離。

       在這個信息里,你可以不關心硬盤的厚度,但是要知道一些單位,比如“澤”和“太”,如同之前了解到的“M”和“G”。

    字節(8-bit)

    1字節:一個字符(例如:1,2,a…)

    10字節:一個單詞

    100字節:一份電報或者一個打孔卡片的信息量

    千字節Kilobyte (1000 Bytes)

    1千字節:一個很短的故事

    2千字節:可以打印一張紙的數據量

    100千字節:一個低分辨率的圖片的數據量

    200千字節:一盒子打孔卡片的數據量

    500千字節:很重一盒子打孔卡片的數據量

    兆字節Megabyte (1000000 Bytes)

    1兆字節:一本小說或者一張3.5寸軟盤的數據量

    2兆字節:一個高分辨率的圖片的數據量

    5兆字節:莎士比亞所有的作品或者30秒長度的電視圖像質量的視頻

    100兆字節:一米高的書架放置的書或者兩卷的百科全書的信息量

    500兆字節:一個CD-ROM

    G字節 Gigabyte

    (1000000000 Bytes)

    1G字節:裝滿紙的卡車

    2G字節:20米的書架裝的書或者一疊9磁道的磁帶

    100G字節:一地板的學術雜志

    200G字節:50個安百特磁帶的數據量

    太字節 Terabyte

    (1000000000000 Bytes)

    1太字節:一個自動磁帶機器人或者一個技術醫院所有的X-射線光片或者地球觀測系統每天產生的數據量

    2太字節:一個學術研究的圖書館

    10太字節:美國國會的圖書館所有收藏的打印版所記載的信息量

    拍字節 Petabyte

    (1000000000000000 Bytes)

    1拍字節:地球觀測系統五年的數據量(數據率為46兆比特/秒)

    2拍字節:所有的美國學術研究圖書館所記載的信息量

    20拍字節:1995年所生產的硬盤的容量

    艾字節 Exabyte

    (1000000000000000000 Bytes)

      5艾字節:人類所說過的所有的話

       全球所生產的存儲信息的產品的容量從1986年的2.6艾字節(最優壓縮),到1993年的15.8艾,在2000年超過54.5艾,后來到2007年超過295艾。這相當于在1986年每個人一個少于730M字節的CD-ROM,在1993年每個人大約4個CD-ROM,在2000年每人12個CD-ROM,在2007年每個人幾乎61個CD-ROM。想象一下,從地面開始,往月球方向堆放光盤,2007年的4040億光盤的高度將會超過地球到月球距離的1/4。

    澤字節Zettabyte 

    (1000000000000000000000 Bytes)

       世界上的技術能力通過單向廣播網絡接收的信息在1986年是 0.432澤字節,1993年是0.715澤字節,在2000年是1.2澤字節(最佳壓縮),在2007年是1.9澤字節(這些信息量相當于地球上的每個人每天接收174份報紙)。

      預計到2016年,互聯網流量將達到1.3澤字節。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
  • <menu id="qseaa"><tt id="qseaa"></tt></menu><nav id="qseaa"><tt id="qseaa"></tt></nav>
    <optgroup id="qseaa"><tt id="qseaa"></tt></optgroup>
  • <object id="qseaa"><acronym id="qseaa"></acronym></object><input id="qseaa"></input>
    <menu id="qseaa"></menu>
  • <nav id="qseaa"><u id="qseaa"></u></nav>
  • <object id="qseaa"></object>
  • <input id="qseaa"></input><menu id="qseaa"></menu>
  • <s id="qseaa"></s>
  • <menu id="qseaa"><u id="qseaa"></u></menu>
  • <input id="qseaa"></input>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