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鈾對外依存度高于石油
中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了55%,而中國鈾的對外依存度則更高。據世界核協會(WNA)估計,2010年中國鈾原料生產量為827噸,而同年的鈾進口量則為17136噸,進口依存度超過了95%。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高級顧問劉錫才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在鈾進口方面,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非洲一些國家均有合作。劉錫才對此次加拿大作為西方國家向中國出口核燃料并不感到驚訝:“初級加工的鈾資源在國際市場可以買到,而濃縮鈾則是被限制出口的,加拿大此次向中國出口的鈾是核電站專用的。”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還進一步了解到,中加兩國政府間的核合作協議自1994年就已經存在。
核電工程師杜銘海則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加拿大是重要產鈾國,自己用不完,向外出口很正常。”杜銘海表示,世界產鈾國出口鈾產品,要保證和平利用,這是合理要求,國際上也有相應的規定。“過去加拿大的鈾資源主要滿足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需要,對中國出口不多。前些年中國還出口鈾制品,現在需要大量進口。”他說,“中加鈾貿易早就有過接觸,但加拿大人并不急于出售資源,他們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出口資源的。”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還了解到,加拿大核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eniseCarpenter稱這對加拿大的核工業是好消息,因為擴大現有中加兩國協議將意味著加拿大可以增加數百個新的工作崗位。
在國際鈾礦市場,哈薩克斯坦、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是三個重要的國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核電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目前世界鈾資源市場對于中國來說是開放的,但不能保證一些國際政治因素或其他突發性事件不會影響中國鈾進口的安全。
杜銘海則向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目前世界多數核電大國所用天然鈾,主要來自國際市場(俄羅斯和加拿大除外),而大多鈾資源豐富的國家自身卻沒有核電,因此鈾資源市場注定是全球化的市場。建立國內生產、海外開發、國際鈾貿易三渠道并舉的天然鈾資源保障體系無疑是正確的方針。
中國缺鈾嗎?
中國究竟有多少鈾資源?《中國能源中長期(2030~2050)發展戰略研究》“核能卷”第205頁談到,我國曾利用“二元對數正態分布地殼豐度模型法”估算,我國鈾資源總量為170萬噸。
杜銘海也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過去說中國的鈾礦資源不多,近年來的勘探證明中國有大量鈾資源。據中核總公司報道,這一數字大約在100萬~200萬噸。”光看數字不能說明缺不缺鈾,關鍵還要看中國對鈾的需求是多少。
有媒體報道稱,正待國務院審議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調整規劃》將2020年全國核電裝機目標設定為8000萬千瓦,高出此前業界普遍預期的6000萬到7000萬千瓦水平,那么,按照這樣的發展目標,鈾資源的供給是否能跟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