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車(601299)近期喜報頻傳,簽訂了數項重大合同,總金額高達73.32億元,占公司2012年度營業收入的7.93%。
連簽8項重大合同
3日晚間,中國北車發布8項重大合同公告。其中,公司控股子公司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與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長春市地鐵有限責任公司及武漢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金額約為人民幣7.34億元、16.41億元及14.41億元的地鐵車輛供貨合同;與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出口巴基斯坦發電車買賣和技術轉讓合同,金額約為人民幣2.47億元。
公司全資子公司齊齊哈爾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儲糧北方物流有限公司簽訂了2.19億元的供貨合同,提供L70型糧食漏斗車;與必和必拓鐵礦公司簽訂了1.10億元的礦石車出口合同;與力拓集團簽訂了0.46億元的運煤敞車出口合同;與皮爾巴拉基礎設施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1.40億元的礦石車出口合同。
此外,公司全資子公司唐山軌道客車、北京二七軌道交通裝備等5家公司也各有斬獲,獲得廣州鐵路(集團)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下屬各鐵路局等檢修合同或多功能綜合作業車供貨合同。
軌道交通前景看好 未來大單不斷
來自中國第二屆中國綜合鐵道產業高峰論壇的數字顯示,目前國內已批準建軌道交通的城市達36個。這意味著,中國軌道交通將迎來軌道建設潮。據媒體報道,隨著投資項目審批權的下放,我國到2020年要達到近6000公里的規模,投資將達4萬億元。
如此巨大的市場,對中國北車而言無疑是巨大機遇。據了解,目前國內地鐵等城軌車輛幾乎由中國北車、中國南車兩大巨頭壟斷,今年上半年,上海、廣州、西安等地都舉行了城軌車輛的招標。
公司一位內部人士對中國證券網記者表示,公司近年來加大了對新市場的開拓力度,除了仍保持長春、西安等傳統市場的優勢外,今年公司在成都、武漢等南方區域也有巨大突破,均已獲得城軌車輛超級大單。
事實上,除了在國內叱咤風云,中國北車也早已悄然進入國際市場。
公開數據顯示,全球七大軌道交通巨頭已相繼公告2012年業績,中國北車以146.96億美元的銷售收入蟬聯第一,中國南車以143.82億美元的銷售收入緊隨其后,位列第三名的加拿大龐巴迪只有81.4億美元。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的容量為1430億歐元,其中一半為售后服務,而中國軌道裝備企業已經實現鐵路機車、鐵路貨車、城軌車輛以及高速動車組大部件向世界高端市場的全線拓展,并在歐洲成立了聯合研發中心。在該人士看來,今后中國北車將在全球獲取更多車輛裝備和售后服務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