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自去年底開始,國家相繼出臺調控政策,為能源產品出口“點剎車”,但在國際市場價格高企的誘惑下,此類產品在過去幾個月中卻仍以大熱姿態走出國門。
    記者昨日從商務部獲悉,由于受國際市場需求和價格拉動,我國高耗能、資源性產品出口在前8個月中保持了高增長態勢。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不斷攀升的結果是世界原油價格漲幅高達50%。美國遭遇“卡特里娜”颶風后,原油價格更曾漲至每桶70.80美元的歷史新高。國際油價將持續處在高位,并且還可能繼續上漲已經成為市場的普遍擔憂。
    而我國經濟也為此承受著巨大壓力。除了加大外匯支出外,油價上漲還容易引發物價上漲,帶動成品油、化工品、交通運輸等價格上漲,與之關聯的行業成本增加。
    但是,在國際油價大幅波動的情況下,中國目前成品油定價機制所存在的滯后性卻遭受了拷問。由于沒有和國際油價接軌,國內市場成品油價格并沒有大幅調整,國有石油企業便把目光投向國際市場。
    商務部預計今年我國進口原油將達1.4億噸左右,按國際市場現價,全年由于價格因素需多支付100億美元以上。但是,前8個月,我國成品油已經出口45.6億美元,增長達到89.9%。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焦炭、煤炭等產品出口上。
信息來源:慧聰網

 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官方抖音
                    





 資訊頻道
資訊頻道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號:11010802023656號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號:110108020236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