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日,第八屆“三菱電機杯”全國大學生電氣及自動化大賽在浙江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隆重開賽。本次大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和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承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產學合作教席、電力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電氣工程專業委員會、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電氣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協辦。
企業內部系統分為信息技術和工業控制系統。信息技術包含ERP,SIS系統,要求優先級最高的是機密性。工業控制系統包括設備級產品、控制級產品和網絡級產品,包括SCADA軟件以及MES制造執行系統。在工業控制系統里面,對于信息安全一個最重要的要求是可運行性。雖然在企業內部我們都在談信息安全,其實對于信息系統的信息安全要求和工業控制系統的信息安全要求是不一樣的。
2011年,上海電氣集團與三菱電機集團從雙方優勢領域出發攜手合作,同時看好中國節能市場的發展前景,由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電氣環保投資有限公司與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旗下海外子公司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三菱電機(中國)有限公司簽訂合資合同,共同出資成立了上海電氣菱電節能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簡稱SERT)。
在中國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市場,霍尼韋爾是“先行者”也是“創新者”。如今,霍尼韋爾服務業務已成為其系統集成業務的有效延伸,成為助力工業用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把利器。
和利時能源管理系統(以下簡稱EMS)的重點是針對于石油、化工行業。2014年,公司再次和平煤集團下屬多個企業進行合作(如:平煤神馬中鴻煤化有限公司、平煤神馬尼龍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個重點集團客戶)。2014年,在公司重視、領導關懷、客戶信賴的良好環境下,其業務正在有條不紊地發展壯大。
20世紀60年代末,隨著汽車供求市場的發展,美國汽車制造業工業出現了激烈的競爭,為了適應生產工藝不斷更新的需求,1969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根據以上要求,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DP-14,并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汽車生產線上首次應用成功,實現了生產的自動控制。80年代PLC走向成熟,全面采用微電子處理器技術,得到大量推廣應用,年銷售始終以高于20%的增長率上升,奠定了其在工業控制中不可動搖的地位。90年代,隨著工控編程語言IEC 61131-3的正式頒布,PLC開始了它的第三個發展時期,在技術上取得新的突破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制造業獲得了連續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然而,近年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作為德國‘工業4.0’計劃的踐行者和引領者,西門子一直致力于推進數字制造技術在中國的應用,幫助制造企業在這場變革中增強實力,進而助力中國制造業由大到強。
誠然,用戶對設備的控制及加工的精度要求不斷提高,給伺服市場帶來了機遇,但伺服相對于變頻器是個系統工程,不是做好了伺服驅動器就是做伺服產品,還有更重要和更高難度的電機和編碼器。也不是在電流矢量變頻器的基礎上加個位置環就成伺服,還有更高要求的響應速度和控制精度。雖然伺服驅動器和變頻器之間有很大的繼承性和延伸性,但無疑伺服系統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試想一個連變頻器都做得馬馬虎虎的公司,伺服又怎么能做得好呢?
由于采用電子集成電路來計算圈數,極其耐用的堡盟多圈編碼器甚至可采用大軸徑通孔設計,如圖5所示。它們利用最高36位分辨率,最高轉速可達12,000 rpm,而實際應用中并無如此高的要求,因為標準運行的特征是轉速范圍在200~800 rpm之間。但是,在緊急停機時,編碼器必須承受從0~1500 rpm的巨大加速度。“這顯然是電子解決方案優于機械齒輪的另一個令人信服的優點。”Becker先生強調說。
到第 頁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