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增長轉型,使得中國變頻器市場結束了整體性高速增長階段,迎來了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2019年受中美貿易戰及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等因素影響,市場競爭愈加嚴峻。作為國產變頻器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希望森蘭的變頻器業務在2019年繼續穩中有進,高壓變頻器業績仍然保持高位增長。正如希望森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羅深所言:“2019年的變頻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希望森蘭依然在‘國產品牌的領跑者’道路上砥礪前行。
機器智能技術的進步,也推動了自動化領域的進步,工業自動化目前正在從工業3.0升級到工業4.0,升級轉型的內容包括智能設備的部署,高級分析軟件和機器學習的結合使生產設施更加智能化等。
工業生產早期是以人力/畜力/水力等方式進行傳動,而控制也基本上都是人工的,感知和控制都是由人的大腦來完成的。維納控制論和香農信息論奠定了現代控制與通信的基礎,通過通信的“周期性”傳輸將物理對象的狀態反饋給系統,然后去不斷調整控制策略,這構成了整個現代控制的基礎,那么通信就成了關鍵一環。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工業界由原來比較封閉的自動化/運營技術(Operation Technology,OT)領域,逐漸向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領域開放,OT和IT融合發展是工業通信必然的發展趨勢。
通訊是生產性企業在向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那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疑問:未來的工業通訊網絡是什么樣的形態?有哪些特征?我們怎么去實現它?我們就一一來聊聊這幾個問題。
毫無疑問,現場層在工業通信中最為特殊,連接的設備數量最多,連接的信號形形色色。從工業數字通信發展的歷史看,現場總線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到大規模投入應用幾乎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形成的局面卻是幾十種互不兼容的現場總線和工業以太網在爭奪市場,列入國際標準IEC 61158中就有二十余種。于是為了現場設備集成和互操作還需要專門開發像FDT、EDDL這樣的規范,使控制系統在需要集成多種現場總線/工業以太網時能夠支持相互間的數據交換。對于最終用戶來說只有接受這樣的現實,沒有別的選擇。
本文介紹英威騰WS900智能型噴水織機電控系統在噴水織機上的應用。噴水織機是采用噴射水柱牽引緯紗穿越梭口的無梭織機,具有車速高、質量優、產值高、看臺多、操作簡便、故障少和數字化顯示等特點,廣泛用于表面光滑的疏水性長絲化纖織物的生產。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中國設備制造業也在逐步向高端和智能化方向邁進,施耐德電氣作為全球能效管理和工業自動化領域專家,也緊跟市場趨勢和國內設備制造業客戶的需求,依托面向工業物聯網和智能設備的數字化解決方案——EcoStruxure Machine,助力OEM客戶打造未來智慧機器。
在工業通信領域,貝加萊一直是積極的技術引領者,致力于實時性與開放性并存的工業網絡技術創新。其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在控制器中支持CAN總線以及其他主流的現場總線,后積極推動工業實時以太網POWERLINK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當前,由于智能制造對于柔性生產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及跨平臺、跨行業的應用需求越來越多,工業現場網絡的互聯互通性,已經成為制約智能制造發展的薄弱環節。對此,貝加萊工業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技術傳播經理宋華振表示:“近兩年,貝加萊主要聚焦于TSN技術與OPC UA融合的開發,致力推動OT和ICT網絡互聯互通,助力智能制造發展。”